中文  |  English
乐鱼登录:【竞速强省会③】西固:集结在兰科研主力 抢跑能级关键跃升 来源:乐鱼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10 12:17:19
乐鱼全站登录入口app:

  央广网兰州11月7日消息(记者寇刚 见习记者罗赟鹏)今年4月,兰州市出台了《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》,明确将深化与在兰科研“新四军”的合作,提升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质量。

  此前,于2024年初召开的强省会大会上,兰州市委书记张晓强提出:科研“新四军”和广大创新人才是强省会的重要力量。

  作为西部最大石化基地,西固区正处在工业转型的紧要时期,以重工业为载体的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径,对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渴求。

  一年多来,西固区把驻区央企、军工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科研“新四军”力量用起来,紧盯实际产业需求,一边搭平台搞研发,一边推进成果落地,同时优化创新环境,确保技术、业务和人才需求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。

  今年4月,来自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的13位博士入职兰州石化,开启了一场职业发展与企业创新的双向奔赴。这是兰州石化第二年引进博士毕业生,也是兰州石化着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长远之计。

  “人才智力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传统石化产业升级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、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三个方面。”西固区科技局副局长张斌说,这也是西固区推进人才赋能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。

  “我们一方面组建‘政产学研用’战略联盟,搭建技术需求对接平台,促进资源共享;另一方面通过‘技术经纪人队伍’定期走访科研单位,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科研能力。在此基础上推行‘揭榜挂帅’,面向兰州石化、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等科研‘新四军’单位发布关键技术攻关榜单,激发创新活力。”张斌介绍,仅在2024年西固区政府部门就收集技术需求83项,匹配解决率达75%。

  西固还联合科研院校、石化企业等共建了甘肃化工产业研究院,并在研究院里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与兰州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,探索“卓越工程师”培养新模式。

  据介绍,甘肃化工产业研究院设聚合新材料、精细化工、新能源化工3个研究部,将聚焦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链升级,在高端聚合物功能材料、精细化学品及新能源化工等关键技术领域,开展创新性、前沿性、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,全力创新研发一批优势产业硬核科技成果。

  随着科研“新四军”协作机制的完善和合作深化,众多西固区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。2024年,西固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.47亿元,科研“新四军”参与的4个项目获甘肃省科技奖。此外,西固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获得持续提升。

  在西固区石化产业提质增量的发展阶段,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存在着创新资源整合难,企业间缺乏技术协同,人才集群效应不足等难题。

  为此,西固区精准培育高企后备军,构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-省级科学技术创新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”梯度培育队伍。据了解,西固区根据公司不同创新基础开展“一企一策”服务,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常态化,加快高企培育由“提速增量”向“提质增量”转变。

  截至2024年底,西固区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2家,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,通过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8家,争取省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300万元,惠及企业20家,“高技术、高成长性、高的附加价值”企业达8家,成为创新主力军。

  业兴还需人才支持。西固区积极营造一流人才政策、服务、创业环境等,聚天下英才为用。

  为实现筑巢引凤,西固区先后修订、制定并实施了《西固区支持科学技术创新若干措施》《西固区科技孵化器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》《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涉及西固区任务分解方案》等一系列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政策文件。其中就包含了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、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等具体举措,做实人才“引育服用”。

  与此同时,西固区以重大科研任务攻关为发现引进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,加快围绕战略性产业项目、“卡脖子”技术和工程难题攻关需求,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,遴选支持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,实现人才招引与产业互促双向共通。

  设立高雄厚院士专家工作站,通过院士团队引进博士32名;推行“双聘制”,鼓励高校教师在科研“新四军”机构兼职;实施“周末工程师”计划,吸引省外专家短期攻关;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“两个70%”政策(团队收益70%、科研人员持股70%),强化产权激励……西固区科研“新四军”队伍逐渐壮大,潜能也得到进一步释放。

  今年以来,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等重点企业已引进硕士35人、博士4人;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分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0名、23名……为西固区科学技术事业注入新鲜血液。

  西固区不仅注重引进“高精尖”人才,更关注本土人才的培养。据介绍,西固区通过举办科技政策宣讲、高企培育培训等活动,去年以来培训企业骨干200余人次,推荐4个项目入选省科学技术奖。同时,强化科普教育,组织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、科普大篷车进乡村等活动,累计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。

  同时,西固区还坚持在“用”上探新路,通过深入推动“揭榜挂帅”采用定向组织、悬赏揭榜等科研项目组织模式,推动校企人才共享等方式,向用人主体授权、为科学技术人才松绑,用心用力用情为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,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。

  科创成果——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TA生产装置(央广网发 西固区委宣传部供图)

  2024年2月,在兰州市召开的强省会大会上,张晓强表示要努力锻造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兰州“独门绝技”。

  近年来,西固区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,推动企业加大科学技术创新,锻造竞争力强的“独门绝技”。西固区众多企业也依靠自身积累的基础优势,发力科学技术创新,实现“独门绝技”的产出。

  “西固区通过‘政策引导+主体培育’双轮驱动,推动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。”张斌说,西固区对主导制订国际标准的企业奖励15万元;设立“首台套装备保险补贴”,降低创新风险;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,企业减免税费年超1000万元。

  2024年,兰州石化30万吨/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首次成功生产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,打破国外“卡脖子”技术,填补国内空白;兰州高阀“极高压力氧气阀门”填补国内技术空白;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研制的“60万吨/年聚丙烯大型环管反应器”被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授予科技进步奖一等奖……

  在西固区企业不断涌现的科创成果,佐证着“政策引导+主体培育”模式的有效。

  “我们聚焦化工、石油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,不断探索创新,力求在高端技术、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。”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德强介绍,“我们获批组建了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完成了我国90%以上的石化重大干燥设备国产化替代任务。研发的蒸汽管回转干燥机、炼油催化剂干燥焙烧等技术,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”

  目前,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、3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,先后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552项,拥有国家专利874项。



上一篇:2025年中国衣物烘干机行业:现状洞察、前景展望与趋势前瞻 下一篇:山西继续做好动力保供 前8个月出产原煤近9亿吨